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作者:刘长明
当飞速转动的车轮载着隆--隆--的火车奔驰时,诸多的思绪也不停的在头脑中穿梭着。远方那小小的村庄已逐渐模糊,终消失在地平线上。耳中听着隆--隆--的火车滚动声,心中却响起了那撩人的蝉叫声,久久挥之不去,对了,还有那嘎--嘎--的鸭叫声,更把我的思绪带回那刚刚过去的十几天------
用十几天来解读一方水土,怕是神仙也做不到。可是,短短的十几天,对于我们来认识一方水土和这一方人,感触已是相当大的了。开封尉氏,贾鲁河滩,将成为我永久的回忆------
开封市尉氏县十八里镇西部的3000多亩贾鲁河滩,实行洼地养鱼、坡上建鸭棚,周围栽果树的管理经营模式。目前,全镇养鸭150万只,养鱼水面3000亩,年总产值1.4亿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鱼鸭混养基地。镇政府还成立了养鸭协会,建起了禽蛋批发市场和10多个松花蛋厂,进而形成了种鸭孵化、饲料供应、技术服务、蛋品收购加工、老鸭屠宰、鸭病防治等一条龙服务。
本来我们是奔着志愿服务的目的而来的,刚到这就被村民的热情所深深的打动,更被这一片“世外桃源”所深深的吸引。
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在激情与热情的燃烧下越发显得仓促与短暂,但更激起了我们投身于这里的活力。每天与村民一起,帮忙照看鸭子,喂食饮水,看病呵护,感受小生灵的温暖,当一天疲劳之后,坐着静听鸭子的欢叫声,种种喜悦就不由得心中燃起。
知了,大概是这里的又一特色吧。这个夏天里的宠物,怪不得别的地方不见它的踪影,原来它们都聚集在这里了啊。“爬蚱”,村民对这种昆虫的昵称,为这里人们的晚上增添了不少乐趣,也增加了经济收入,连蝉所脱下的壳,都是名贵的药材那。
村民的富裕与政策的改革深深联系的。从一家偶尔发现的养鸭商机发展成现在的养鸭基地,政府的引导功不可没。村民深夸改革的好处外,剩下的还有对只是技术的渴望,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都敬为上宾。
服务于村民的热情不减,但日渐自身知识的缺陷与不足。村民好多实践经验都是我们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我们自认为带给村民的不少,可我们得到的更多!
生活富裕了,可村民还保留着原来的田园式生活,不能不说是这里的又一特色。鸡跑于院,猪睡于圈,狗吠于大门前。不能说有水泥地的地方就一定是好地方,只要村民心里舒坦,没有高楼大厦也同样是幸福生活。
一方水土的得益往往源于一个很小的因素,的确是这样的。因贾鲁河的泛滥而造成的沙土,不太适合作物的生长,看来对当地是很大的损失,可塞翁失马,谁说没转机那?因养鸭而致富,致富以后所做的一切又得全部服务于养鸭这个基础。树木的广泛栽种,终营造一片良好的环境,如此良性循环,村民顺其自然而又得利于其中,何乐而不为也!
一路的火车隆隆声之后,我很少再听到那些触心的蝉叫声了,更别提那些撩人的鸭叫声了。耳听的各地到处都是一片机器隆隆声,许多高楼平了起,起了平;许多公路撤了修,修了撤。人们到处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改造自己的环境,可到最后连自己的想法都弄不明白,看来,他们真该多和贾鲁河那片人们学学了!
对于我自己来说,时刻服务于社会,贡身于建设的想法是时刻不能动摇的,但更重要的莫过于找到自身的优点和特长,不断的充实自己和武装自己,不只是现在,而是永远,不间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