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第18期
主办:共青团黄淮学院委员会 2014年7月16日
关爱新生代农民工
——数学科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驿城区服务队调查农民工
与上一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的是“三高一低”特征,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他们是转型期涌现出的又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他们面临着的尴尬现实是:农村回不去,城市难安家。作为新一代中国梦的承载者,他们正努力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他们正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一股新的、强大的推动力。为了关爱新生代农民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现状,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驿城区服务队对黄淮学院周围的农民工进行了慰问关怀。
7月15日,驿城区志愿者们正在耐心地询问从工区内出来的农民工,手中是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涉及了员工的年龄、工作时间、基本工资和福利等一些基本民生问题。许多下班的农民工都被学生们真诚的笑容和耐心的讲解所打动,停下匆匆脚步,仔细认真地填写每一项问题、回答同学们的一些疑问,“我没什么文化,又没有一技之长,压力很大,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一位40多岁的李伯这样说,“稍微有点差池,随时都可能下岗,还要面对和忍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她经常要加班加到凌晨,却没有加班工资。她也曾想放弃这份工作,可更好的工作又在哪里?她的内心有些“纠结”:尽管在大城市有种种不顺心,但毕竟已经适应了,无论如何,她更愿意留在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闯荡。
炎炎夏日,当我们志愿者走进建筑工地的临时工棚,想了解建筑工地工人的居住环境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室内温度甚至超过外面的温度。工人介绍说:“由于工棚用简易的材料临时搭建起来的,隔热性很差,又不通风,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暴晒以后,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还要高,他们的降温设施除了电扇就是室内洒水。一位20多岁的农民工告诉我们:“有时热得不行晚上就只能铺上席子睡在露天,只是蚊虫太厉害,让他们受不了,但总比中暑强。”不仅他们居住条件差,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表示:能在城市中能有一席之地,不愿再回到农村去,尽管工资待遇及生活待遇很低,但还是选择留在城市,同时内心却十分抱怨这种状况。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是中国高速工业化、城镇化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关爱新生代农民工”这话说的容易,而真要行动,却也真的不是一件易事。我们大家承担着传播信息、守望社会环境等多种社会功能,在这个时刻,更应该发挥作为社会利益平衡器的作用,真正走进这个群体,应该更多以农民工视角反映其利益诉求,这会对整个社会更有警醒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对整个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最饱含深情的人文关怀。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出自己的一份力,为这群默默贡献的社会建设者提供一些帮助,共同构建更美好的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本期编辑:朱秀文 胡淑珂 刘亚珍
报 送:省委宣传部 省高工委 省教育厅 团省委
团市委 兄弟院校 各服务基地 学校有关部门
联系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黄淮学院
邮 编:463000 E-mail:hhxytwxx@yahoo.com.cn
电 话:0396—2853524(办)